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现代房地产行业发展需求,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知识、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领域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全过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毕业5年后,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1.自觉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高尚的职业道德,对房地产行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2.具备系统的房地产项目管理思维和扎实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基础,善于钻研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3.能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领域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项目经理”工作,制订项目工作计划,与客户开展有效沟通,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级,制定调整计划和应急策略。
4.达到国家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与经纪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条件。
5.追求职业发展,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知识拓展能力,实现专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毕业要求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1.道德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健全的人格,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1.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2 拥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1.3 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具有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强烈愿望。
2.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掌握房地产经济、管理、法律及建筑工程技术知识,拥有房地产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意识和综合分析素质。
2.1 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2.2 掌握工程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估价、房地产金融等市场经济知识理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房地产项目管理、房地产项目策划、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管理经营知识,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维护管理等房地产领域法律法规,房屋建筑学、工程识图、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城市规划原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建设工程技术知识。
2.3 具有房地产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意识和综合分析素质,具有积极应对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作中关键问题的专业素质。
3.专业技能。具备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分析与开发管理的职业能力,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估算与工程建造管理的职业能力,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营销与市场服务的职业能力。
3.1 能够对房地产宏观政策进行分析决策;能够编制与审核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等决策文件;能够进行工程项目策划及投融资分析,具备在房地产领域进行设计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掌握房地产开发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2 具备审查房地产项目投资估算与基本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能够进行工程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具有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及工程成本规划的能力;具备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
3.3 能够开展房地产项目市场调查并编写调查报告;能够编制与审核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营销方案;了解房地产金融市场产品设计方法;掌握房地产估价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不动产估价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从事房地产商业运营、顾问咨询和物业管理的职业能力。
4.沟通合作。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相应角色。
4.1 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够就专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4.2 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4.3 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及团队精神,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中每个角色的意义及责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及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5.终身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与初步创新能力。
5.1 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5.2 掌握现代信息与多媒体技术,具有跟踪专业学科前沿的能力。
5.3 具有创新意识与初步创新能力,能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现、总结、提出新观点和新想法。
三、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为3-8年;毕业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二)核心课程:
房屋建筑学,工程识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法规,工程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营销策划,工程造价基础
五、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比例
(一)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
课程类别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学时数 |
学时比例 |
通识通修平台 |
必修 |
39 |
24.07% |
592 |
25.61% |
指定选修 |
4 |
2.47% |
64 |
2.77% |
任意选修 |
6 |
3.71% |
96 |
4.15% |
学科专业 基础平台 |
必修 |
33 |
20.37% |
584 |
25.26% |
选修 |
5 |
3.08% |
96 |
4.15% |
专业模块 |
必修 |
42.5 |
26.23% |
768 |
33.22% |
选修 |
5.5 |
3.39% |
112 |
4.84% |
集中实践环节 |
必修 |
18 |
11.12% |
/ |
/ |
素质拓展计划 |
必修 |
9 |
5.56% |
/ |
/ |
合 计 |
162 |
100% |
2312 |
100% |
(二)实践性课程统计
类 别 |
学分 |
学分比例 |
学时 |
周数 |
实验课时 |
14 |
8.64% |
416 |
/ |
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类 |
13 |
8.02% |
/ |
15 |
学年论文 |
1 |
0.62% |
/ |
4 |
毕业论文 |
4 |
2.47% |
/ |
12 |
素质拓展计划 |
9 |
5.56% |
/ |
/ |
合 计 |
41 |
25.31% |
/ |
/ |
(三)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
学 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考试课程(门) |
4 |
5 |
5 |
5 |
4 |
4 |
0 |
0 |
(四)各学期周学时数统计
学 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周学时 |
21 |
23 |
24 |
25 |
20 |
20 |
12 |
0 |